电力作为人类最常用最广泛的能源,使人类生活更加方便和多彩。但是使用不当却能带来很大的危害,尤其是电线的使用方面。所以国家制定了严格的电线质量标准。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国标)检测电线的各项性能指标共计40项左右。如果电线拿去质监部门检测需要花费4000元左右的检测费用,且耗时30个工作日。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有足够的时间并且愿意花费进去的是检测,这样就给一些商家投机取巧的机会。于是市场上的电线质量就分为了国标、非标两种。下面就国标和非标两种产品的作假方式分别做介绍:
(一) 非标电线
即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电线。这类产品不符合国标行业标准,至于“非标”到什么程度就看生产商的良心有无下限了。非标产品的特点是:导电率不合格,电阻率过大,导电过程产生热量超标,容易引起绝缘融化甚至燃烧,再加上绝缘偷工减料熔点、燃点较低,所以使用非标电线非常容易引起漏电、火灾事故。
通常非标电线的作假方式有:
1、 导体丝径不足。电线的导电率跟导体丝径大小正比关系,即跟导体电阻成反比关系。 同材质的金属导体丝径越大电阻越小,导电率越高,丝径越小电阻越大,导电率越低。所以导体丝径不足时,电线导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比较大,从而容易引发事故。
2、 导体材质作假。电线的主要成本在金属导体上,特别是铜线。国标电线(塑铜线) 是用无氧铜做导体,即紫铜或红铜。非标电线会采用含铜量较低的金属做导体,例如黄铜、镀锌铜、铜包铜(黄铜表面镀一层紫铜)甚至铜包铝、铜包钢。这样就大大的较低了生产成本。同样这种材质的导体电阻远高于紫铜,导电产生很大热量引发事故。
3、绝缘材料作假。绝缘材料作为电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通 常作假的办法有两种:第一、采用再生料;第二、在绝缘料生产配方上做手脚,减少绝缘中的含胶量,加大钙粉的含量。这两种方法都会使绝缘的熔点、燃点降低和绝缘的抗张、抗老化性能降低。容易遇热损坏、弯曲是绝缘破裂、绝缘寿命减少。
4、 生产工艺作假。其实这种作假方法同样是在导体丝径上做手脚,不过采用两头粗中 间细的方法迷惑用户。这种情况下可以用称重量的方法来鉴别。
(二)国标电线
国标电线中同样有质量区分和偷工减料的现象,而且非常普遍。这就是为什么市场上很多销售人员口口声声的说自己的产品是国标电线但是价格比其他国标电线便宜很多的原因。因此市场上的销售人员所说的“国标电线”也是有区别的,并非完全都能达到国家行业标准。
1、 真正的纯国标电线。这种电线完全按照国家行业标准生产,保证每项检测达到标准。 也就是常说的纯国标,保全项检测。而且米数足。一般这类电线产品附带合格证上会有明确声明执行的国家标准,和足米保证。
2、 国标电线中的“非标”。这类电线虽然在销售人员口中说是国标产品,但是同样有投机取巧的偷工减料行为,只是作弊方式迎合了人们习惯的检测方法,不容易被用户发现。
国标中的非标通常会以一下两种方式出现:
① 丝径下差。同样是导体丝径不足,但是下差不会太明显。比如BV2.5塑铜线,国家标 准丝径1.78mm,而这类国标线做到1.76mm,在这种情况下检测电阻是合格的。这就迎合了大多用户在使用电线产品前只会检测一下电阻就给产品下结论的习惯。我们都知道电线的电阻跟电线的丝径和长度有关系,虽然短米电线导体有少量下差对电阻影响不大,但是我想很少有用户只用一米两米的电线,当我们用量大的时候,这些细微的下差就会带来很大的危害。而且在生产成本上以BV2.5为例每100米大概相差7元左右(目前BV2.5纯国标的价格是138.7元/百米)。还有的电线两头丝径达标,而中间有下差。所以很难区分。还是依据称重量来区分比较容易鉴别。
② 缺少米数。通常这种电线质量是达到国家标准的,只不过在米数上做了手脚。电线通常有米标,但是米标把80-90公分标注为一米。这样整体下来买的一百米线实际上只有80-90米左右。这类产品附带合格证上只有产品执行标准,没有足米保证。最直接点办法就是实际测量米数,也可以通过称重量来估算。